安倍新政120天,改變了日本什麼?

 

2013年5月號 遠見雜誌

失落20年,不景氣的陰影始終籠罩日本,「日本第一」彷彿已成上世紀的遙遠記憶。不過,2012年12月26日,回鍋再任首相的安倍晉三,120天來,已讓日本看見了久違的一絲亮光。
自從2012年12月26日,曾於2006年9月第一次當上日本首相的安倍晉三再度上任後,日本就出現了失落20年來難得的復甦期待。今年2月22日,安倍訪問美國,曾到策略與國際研究中心(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)發表演講。一開場安倍就說,曾有幾位美國知名人物發表一篇文章指出,是否日本終將變成一個二流國家?「在此我回答你們,日本現在不是,也永遠不會是個二流國家。」他帶點幽默的說:「因為我回來了,所以日本也會回來。」從最近跡象看,安倍回來了,日本的朝氣也的確回來了!
去年日本舉行眾議院選舉,當時安倍擔任黨魁的自民黨經常跟選民說,若自民黨能取代民主黨執政,將會採取貨幣寬鬆政策,到2012年夏天,日經股票指數會從7000多點漲到11600點,日圓兌美元匯率,會從75,貶值到98。
「你為什麼不趕快去買股票呢?那是我去年競選時常常說的話,」安倍最重要的財經幕僚、自民黨眾議員山本幸三說。

落跑首相 回鍋創下高滿意度

顯然,當初沒有聽他話的人,今天都要後悔了。就在4月8日《遠見》記者訪問他當天,「(安倍上任)才100多天,今天日經指數已經超過1萬3000點,匯率已經98了,」他自己也很驚訝,改變已經發生,而且速度比想像快。
第二次當首相的安倍,這一次讓日本人民刮目相看了。第一次當首相時,從上台到下台只有一年,期間多位閣員因為失言或醜聞而下台,他的聲望跌入谷底。在他任內,執政超過半世紀的自民黨第一次在參議院淪為第二大黨,給了安倍極大打擊。之後外傳他當時罹患很難治癒的腸胃疾病,因健康因素而宣布辭職。讓日本國民十分錯愕,留下一個「落跑首相」的名聲。
之後這五年,日本一年換一個首相,政府什麼事情幾乎都無法決定,也被認為是安倍開起的「風潮」。只是,任誰也想不到,二度上台後,安倍竟然不一樣了。 他已經變成一個能勇敢決定、有魄力的領導人。
上任4個月後,民調滿意度從62%再提高到76%,創下所有民主國家領袖罕見的高滿意度。
一位不願具名的日本媒體社長有多年跟安倍交往經驗。他觀察,對日本人而言,他是一個「少爺」,出身政治世家,外祖父岸信介當過日本首相,父親安倍晉太郎是日本政壇三巨頭之一,曾任通產省大臣。安倍的前半輩子非常順暢,因此第一次狼狽下台,「真的是飲恨,那次失敗給他很大的教訓,這次拚死拚活都要把政績做出來。」
前民主黨眾議員中津川博鄉也觀察,受到挫折一定會改變一個人,「安倍第一次生重病下台,那次挫折,應該改變了他的個性。」
若跟一般日本人聊到安倍的轉變,許多人都會點點頭說:「是啊,過去幾年他一定有反省,而且學習很多。」
今年3月25日應台日產業技術合作促進會邀請來台演講的自民黨重要經濟智囊、Sakurai and Associates國際金融研究中心代表櫻井真就指出:「很多人對安倍進行了教育,而他也認真學習,才會一上台就提出切中日本需要的改革措施。」
安倍目前的高滿意度,主要來自於他提出的經濟改革手段,外界還為此取了一個新名詞:「安倍經濟學」。而安倍的轉變要從兩年前日本311大地震說起。
不少日本人認為,安倍經濟學的始作俑者,應是現任自民黨眾議員山本幸三。來到他國會大廈內辦公室,牆壁上掛著有安倍照片的月曆,說著流利英文的他,近來國內外訪客不斷。「安倍經濟學,很多人說這是我發明的詞,」山本幸三得意地笑說,最近以來很多海外投資者住在東京各大飯店裡等著要見他,「大家突然間都熱衷看日本市場。我跟他們說,現在才來,太晚了,」他幽默說。
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後,山本幸三立刻想到,要重建必須恢復景氣,因此他在國會提案,希望中央銀行購買國債,讓貨幣寬鬆,刺激景氣。其實這個主張他已經說了10幾年,日本通貨緊縮將近20年,沒有貨幣寬鬆,景氣只會愈來愈差,「只是一直沒有人聽我的,我寂寞很多年了,」有財經訓練背景、東京大學經濟系畢業的山本幸三說。

呼應民間對經濟復甦渴望
但是當時執政的民主黨財政部長與央行總裁否決他的提案。這時候,他看到報紙上刊出一篇安倍的文章。文中安倍批評,當他2005年擔任小泉純一郎首相的官房長官時,日本銀行拒絕執行貨幣寬鬆政策。當他2006年當首相時,日本央行又提高利率,導致日本經濟在2006、2007年時再衰退。
自從2012年12月26日,曾於2006年9月第一次當上日本首相的安倍晉三再度上任後,日本就出現了失落20年來難得的復甦期待。
今年2月22日,安倍訪問美國,曾到策略與國際研究中心(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)發表演講。一開場安倍就說,曾有幾位美國知名人物發表一篇文章指出,是否日本終將變成一個二流國家?「在此我回答你們,日本現在不是,也永遠不會是個二流國家。」他帶點幽默的說:「因為我回來了,所以日本也會回來。」
從最近跡象看,安倍回來了,日本的朝氣也的確回來了!
去年日本舉行眾議院選舉,當時安倍擔任黨魁的自民黨經常跟選民說,若自民黨能取代民主黨執政,將會採取貨幣寬鬆政策,到2012年夏天,日經股票指數會從7000多點漲到11600點,日圓兌美元匯率,會從75,貶值到98。
「你為什麼不趕快去買股票呢?那是我去年競選時常常說的話,」安倍最重要的財經幕僚、自民黨眾議員山本幸三說。

落跑首相 回鍋創下高滿意度

顯然,當初沒有聽他話的人,今天都要後悔了。就在4月8日《遠見》記者訪問他當天,「(安倍上任)才100多天,今天日經指數已經超過1萬3000點,匯率已經98了,」他自己也很驚訝,改變已經發生,而且速度比想像快。
第二次當首相的安倍,這一次讓日本人民刮目相看了。
第一次當首相時,從上台到下台只有一年,期間多位閣員因為失言或醜聞而下台,他的聲望跌入谷底。在他任內,執政超過半世紀的自民黨第一次在參議院淪為第二大黨,給了安倍極大打擊。之後外傳他當時罹患很難治癒的腸胃疾病,因健康因素而宣布辭職。讓日本國民十分錯愕,留下一個「落跑首相」的名聲。
之後這五年,日本一年換一個首相,政府什麼事情幾乎都無法決定,也被認為是安倍開起的「風潮」。只是,任誰也想不到,二度上台後,安倍竟然不一樣了。 他已經變成一個能勇敢決定、有魄力的領導人。
上任4個月後,民調滿意度從62%再提高到76%,創下所有民主國家領袖罕見的高滿意度。
一位不願具名的日本媒體社長有多年跟安倍交往經驗。他觀察,對日本人而言,他是一個「少爺」,出身政治世家,外祖父岸信介當過日本首相,父親安倍晉太郎是日本政壇三巨頭之一,曾任通產省大臣。安倍的前半輩子非常順暢,因此第一次狼狽下台,「真的是飲恨,那次失敗給他很大的教訓,這次拚死拚活都要把政績做出來。」
前民主黨眾議員中津川博鄉也觀察,受到挫折一定會改變一個人,「安倍第一次生重病下台,那次挫折,應該改變了他的個性。」
若跟一般日本人聊到安倍的轉變,許多人都會點點頭說:「是啊,過去幾年他一定有反省,而且學習很多。」
今年3月25日應台日產業技術合作促進會邀請來台演講的自民黨重要經濟智囊、Sakurai and Associates國際金融研究中心代表櫻井真就指出:「很多人對安倍進行了教育,而他也認真學習,才會一上台就提出切中日本需要的改革措施。」
安倍目前的高滿意度,主要來自於他提出的經濟改革手段,外界還為此取了一個新名詞:「安倍經濟學」。而安倍的轉變要從兩年前日本311大地震說起。
不少日本人認為,安倍經濟學的始作俑者,應是現任自民黨眾議員山本幸三。來到他國會大廈內辦公室,牆壁上掛著有安倍照片的月曆,說著流利英文的他,近來國內外訪客不斷。
「安倍經濟學,很多人說這是我發明的詞,」山本幸三得意地笑說,最近以來很多海外投資者住在東京各大飯店裡等著要見他,「大家突然間都熱衷看日本市場。我跟他們說,現在才來,太晚了,」他幽默說。
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後,山本幸三立刻想到,要重建必須恢復景氣,因此他在國會提案,希望中央銀行購買國債,讓貨幣寬鬆,刺激景氣。其實這個主張他已經說了10幾年,日本通貨緊縮將近20年,沒有貨幣寬鬆,景氣只會愈來愈差,「只是一直沒有人聽我的,我寂寞很多年了,」有財經訓練背景、東京大學經濟系畢業的山本幸三說。

呼應民間對經濟復甦渴望

但是當時執政的民主黨財政部長與央行總裁否決他的提案。這時候,他看到報紙上刊出一篇安倍的文章。文中安倍批評,當他2005年擔任小泉純一郎首相的官房長官時,日本銀行拒絕執行貨幣寬鬆政策。當他2006年當首相時,日本央行又提高利率,導致日本經濟在2006、2007年時再衰退。
這是安倍對中央銀行緊縮貨幣政策的批評,「我讀了這篇文章後,馬上去他的辦公室,邀請他加入我的行列,」山本幸三表示。 二年前,沒有人會想到,安倍還會重新上台。但是當時山本幸三已向安倍建議,如果想重新執政,應該提出振興日本景氣的主張,「要變成一個經濟人(man of economy) ,才是人民要的。」
櫻井真在來台演講時也指出,安倍第一次政權,不是很懂經濟。當時他提出「美麗的日本」口號,要憲法修正、教育修正,並沒有呼應民間渴望經濟復甦的需求。
311大地震後,安倍與山本幸三先在自民黨內成立日本再生聯盟。由安倍擔任主席,山本幸三擔任事務局長,結合主張貨幣寬鬆與通膨的日本第一流專家,固定幫成員上課。講師包括前東大教授、後來到耶魯大學任教的日本知名經濟學家濱田宏一。

不只是金融 安倍改變的是民心

濱田宏一當時出版了一本影響深遠的書《美國人相信日本經濟終會復甦》。序言就批評,前任日本央行總裁白川芳明曾是他在東大最滿意、也最聰明的學生,但是進入金融體系後,也難有作為,「我的結論是,由於20年的通貨緊縮,造成日本經濟不振,這一切都來自於日本銀行的金融政策。」
就這樣,一群自民黨的政治人物開始認真上起經濟學,積極尋找振興日本的理論基礎。很多人觀察,安倍是這兩年才改變的,他很認真研讀經濟書籍,理論也就這樣進入他的腦海裡。
安倍經濟學真的是有理論基礎。他們擁抱1988年美國經濟學家提出的麥卡勒姆規則(McCallum Rule),如果要達到1%的名目經濟成長率 ,貨幣供給必須增加3%。套用這理論,日本必須增加貨幣供給,擺脫通縮,接著就會讓人民改變經濟行為。
重要的是,改變期待。山本幸三解釋,過去通縮,日本人民期待價格會下降,不消費也不投資,大把大把鈔票存在銀行裡。但是當通膨預期心理產生時,大家害怕未來價格會上升,現在就會馬上消費與投資,否則錢就變薄了。
因為有過去二年的研究基礎,安倍一上台就提出貨幣供給要達到過去的二倍,二年內通膨目標2%,撤換保守而僵化的金融體系領導階層。除了央行總裁換人外,當初幫他上課的經濟專家不少人都進入了日本央行的董事會,好貫徹政策。
安倍的下一步是於今年6月提出日本經濟成長戰略,希望帶動投資,降低失業率,提升人民薪資等。若能在7月日本參議院大選時,自民黨取得多數席次,那麼安倍政權有望結束日本六年來短命的首相宿命,這次任期可望延長為四年。
他與山本幸三仍經常通郵件與發簡訊。問山本幸三,如果安倍穩固執政二年後,日本會變成怎樣?
「會是燦爛的成長,看著目前歐美中都有困局,只有日本一枝獨秀,」他樂觀期待 。

原文網址: 遠見雜誌/安倍新政120天,改變了日本什麼? | ETtoday財經新聞 | ETtoday 新聞雲 http://www.ettoday.net/news/20130507/203317.htm#ixzz2Sm3saSwt
Follow us: @ETtodaynet on Twitter | ETtoday on Facebook